《列子.仲尼》、《漢書.枚乘》、《韓愈.與孟尚書書》

「千鈞一髮」原作「髮引千鈞」。典源本於《列子.仲尼》。中山公子牟,是魏國公室的公子,愛好與賢人交遊,不管國事,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。樂正子輿知道後,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:「公孫龍言辭荒誕,善於詭辯,像他說的髮引千鈞、白馬非馬等言論,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!」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:「智者的話,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,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,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就拿『髮引千鈞』來說,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,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。』」以一根細髮絲,拉引千鈞之重物,在一般人的看法,本來就是隨時會斷,《列子》此處所說的「髮引千鈞,勢至等」是一種邏輯推論,並不影響「髮引千鈞」代表危險狀況的原義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漢書.司馬遷傳》

司馬遷是漢代著名的史學家。據《漢書.卷六二.司馬遷傳》載,當時漢武帝命令李陵將軍出兵攻打匈奴,終因人力缺乏而戰敗投降,漢武帝得知後非常生氣,而誅李陵全家。司馬遷挺身為李陵辯護,但漢武帝不聽,反而將司馬遷囚禁,後來並處以殘酷的「宮刑」(將男子去勢的刑罰)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《論語.述而》、《史記.仲尼弟子列傳》)

仲由,字子路,年輕時就以勇力聞名。後來子路做了孔子的學生。孔子曾對別人說:「自從我有了子路後,再也沒有人敢當面惡言惡語中傷我了。」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左傳.莊公八年》

齊襄公為了防備周兵,派連稱和管至父帶兵去守衛邊疆葵丘這個地方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晉書.郭象傳》

晉朝時候,有一個大學問家,名叫郭象,字子玄。他在年紀很輕的時候,就很有才學。尤其,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切現象,能夠留心觀察,再冷靜地去思索他的道理。因此,他的知識很淵博,而且,常常對事情有獨到之見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

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,通六經百家之學,崇尚儒術,以提倡古文為職志,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如同中國其它讀書人一般,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,一展抱負與長才。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,但因個性不適官場,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,頗有失志之感,《進學解》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唐.柳宗元〈王氏伯仲唱和詩序〉》

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朋友王緯兄弟,出身於書香世家,富有文采。兩人前來京師為文,柳宗元為他們的唱和詩作寫序,讚美他們有如三國時的應璩、應瑒及南朝時陸機、陸雲兩對兄弟,寫出音律玄妙、內容精美的詩句,並自認所寫的序文是在行家面前獻醜,有如在善於工藝的魯班、郢匠前耍弄斧頭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戰國時代,互相攻伐,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,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。“戰國策”- “魏策”有這樣一段記載: 

  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出處:舊唐書﹒李密傳

罄:音慶,用盡。竹:古時寫字沒有紙,把字寫在竹片上。書:寫。《舊唐書﹒李密傳》記載李密數說隋煬帝的十大罪狀,其中有“罄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”的話。意思是說,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,也寫不完他的罪行;決開東海的水,也洗不盡他的罪惡。後用“罄竹難書”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出處:孟子.告子上篇

戰國時代,百家爭鳴,遊說之風,十分盛行。一般遊說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學問、豐富的知識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,來諷勸執政者,最為凸出。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,在“孟子”的“告子”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:

文章標籤

痞客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